第二十八章 蝉联 & 噩耗_华娱:穿越在光与影之间
大美书网 > 华娱:穿越在光与影之间 > 第二十八章 蝉联 & 噩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八章 蝉联 & 噩耗

  在经过了14个小时左右的飞行后,霍许于法国当地时间下午16:48抵达了法国尼斯蔚蓝海岸机场的T2航站楼。

  在入境审查这里排了会队后,回答了工作人员的几个问题,霍许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霍许只有随身携带的一个双肩包,因此不用去托运处等候行李。

  出了航站楼,在国际航班出口处就看见有个年岁较长的男人,举着写着霍许名字的接机牌。

  霍许赶紧跑过去和对方握手致礼,相互礼貌的自我介绍着。

  接机的男人叫西勒万·布兹特恩,是王超导演《江城夏日》的制片人,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佬。

  老头身材不高,头发是银灰色的短卷,和法国球星坎通纳一样有法国佬标志性大大的鼻子,大鼻子上戴着一副玳瑁眼镜。

  西勒万·布兹特恩对于霍许能用流利的法语与他对话,十分高兴立刻健谈了很多,一路上和霍许介绍了沿着机场路的各种著名景点。

  尼斯蔚蓝海岸机场是4E级的国际机场,为法国第三大机场,仅次于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

  它也是拥有全世界最美海岸风景线的机场,机场的斜对面就是尼斯凤凰公园,就是有那个阿兹台克人的金字塔形下沉式花园的凤凰公园。

  其实这些景点霍许现在都无心去听,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霍许早就昏昏欲睡了,只是为了倒时差才耐着性子听旁边开车的法国佬一直滔滔不绝的说着,出于礼貌他还得偶尔恭维几句法国的景致。

  尼斯机场到戛纳大约为3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大约需要50多分钟的时间。

  西勒万·布兹特恩将霍许送到预定好的戛纳克鲁瓦塞特大道上的马丁内斯酒店,并热情的陪同霍许办理了入住手续。

  最后在俩人拥抱告别时,法国老头和霍许说:“看了你的《调音师》后,我愿意称它为最伟大的短片电影,如果这次评审团不将短片金棕榈颁给你,那一定是他们疯了。”

  “那就承您吉言了。”霍许笑着再和他拥抱了一下后彼此告别。

  霍许进入三楼的房间,房间不大,就是简单的一间单人间。

  放下背包,霍许拣选出了一套干净的衣裤,然后进入浴室洗去了一身的风尘仆仆。

  出了浴室后,霍许强抑制住自己想睡觉的感觉,想了想决定先出门去逛逛。

  黑色鸭舌帽,黑色运动大裤衩,白色T恤,一双夹脚拖鞋,霍许揣上钱包就这么一副屌丝样的走出了酒店。

  戛纳现在的天气很好,晴朗的天空,阳光明媚,气温大约是20几度,温度适宜。

  霍许走在路边没多久就找了一家咖啡馆,随便点了杯冰美式和普罗旺斯大杂烩,正吃得高兴呢,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兴致。

  电话是来自于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工作人员,是邀请霍许参与当地时间28日晚在卢米埃尔影宫举办的闭幕式红毯的,霍许以自己独自一人前来参加电影节的理由拒绝了走红毯,并确定了自己会准时前往参加颁奖礼。

  随后,工作人员沉默了会后,告知了霍许届时在颁奖礼现场的指定位置和组委会将会派工作人员接待霍许进入颁奖典礼会场并同时核实他的身份,请他谅解。

  霍许表示同意并告知对方自己所住的酒店和房间号码。

  最后对方又确定了一遍,霍许是否真的拒绝走闭幕式红毯?

  在得到霍许肯定的答案后,工作人员在嘴里反复的说着一个法文词语:Inconcevable,Inconcevable(不可思议)。

  他只见过中国人喜欢蹭红毯的,没想到竟然还有中国人拒绝走红毯的。

  挂断电话后,霍许想了想又打了个电话给到王超导演,客气的询问对方自己能否前往对方电影展映的地点进行拜访,王超导演在电话里高兴的表示欢迎。

  在Olympia电影院的3号展厅内,霍许见到了这位北电94级的导演师兄,同时也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赫赫有名的一名成员。

  王超导演是64年生人,南京人,身材不高,圆脑袋,小眼睛,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为人比较严肃不苟言笑。

  他的电影同样秉持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拍摄风格,注重作品的自我表达及喜好社会“边缘性”的题材,擅长将镜头人物的命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多地展现市井气息和人情世故,通过写实的镜头语言展现出纪实片的感觉。

  他的代表作是大名鼎鼎的地下电影也就是所谓的禁片《安阳婴儿》,讲述了在中国北方一座灰暗的小城,一个下岗工人意外地成了一名弃婴的父亲的故事。

  霍许虽然在电影的拍摄理念上是不太认可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风格的,但是对于他们的创作态度和精神还是尊敬的。

  所以,俩人在不长的交谈时间里相谈甚欢,一方面是霍许言语上比较尊敬这个师兄,加上人是真的长得俊俏,另一方面是王超的刻意结交。

  他这个师弟,去年就凭着一部软科幻的创意短片《黑洞》拿了戛纳短片金棕榈,今年新拍的《调音师》他也看过了,可谓影史的短片经典。

  今年这小子只要运气不要太差,将很有可能会蝉联短片金棕榈,能蝉联这个奖项的导演,影史上有过吗?而且霍许还只有18岁,难道不值得他折节下交吗?

  聊了会后,霍许看到王超这里还有很多的拜访的媒体和电影公司的人需要接待,也就识趣的告辞了。

  在告辞时,王超邀请霍许和《江城夏日》团队一起走闭幕式的红毯,也被霍许拒绝了。

  霍许找的理由是不想蹭师哥的红毯,以后要带着自己的长片电影来,堂堂正正的走一次闭幕式红毯。

  王超闻言后嘴里一个劲的夸着霍许有出息,最后又叮嘱霍许现在这种打扮可进不了卢米埃尔宫的颁奖礼现场,必须一身西装,皮鞋,打领结,领带也不行。

  霍许一听这着装要求,小脸立刻就垮了半边。

  王超见状哈哈一笑后,也知道这个师弟是第一次参加戛纳电影节,看他这身打扮就知道应该是在着装上没有准备的,所以也就大包大揽的和霍许说道,他的颁奖礼服装师哥给安排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品牌的,但保证得体。

  霍许一听后,连连作揖感谢着这个师哥,嘴里还吐槽着:真不明白这些电影节,连着装自由都没有做到,怎么有脸大谈电影创作自由的,这又引得王超哈哈大笑起来。

  霍许向王超告辞后,一路闲逛着,街道上随处可见大群大群的各国影迷们,虽然电影节都快要结束了,但各地的游客和影迷们还是络绎不绝。

  走到至十字大道边,一家正在展映《巴别塔》的电影院前。

  西勒万·布兹特恩在得知霍许即将前来戛纳的前几天,就为霍许在戛纳电影节官方渠道领取了属于他的电影从业者通行证,昨天接机回酒店的路上他就将通行证交给了霍许。

  霍许十分欣赏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奥,他就是这部《巴别塔》的导演,同时也是霍许十分喜欢的电影《爱情是狗娘》的导演。

  他的电影,既像他人生的镜面,又超越个体经验本身,专注对生命、死亡的思考。

  霍许转身走进电影院,随后凭着通行证顺利进入了展厅观看起了这部《巴别塔》,又名《火线交错》的电影。

  在两个多小时后,霍许走出了展厅,并默默思考着刚看的这部令人震撼但绝望的电影。

  这部影片伊纳里奥还是使用了他经典的多线索交叉叙事的拍摄风格,将角色彼此互应着的挣扎、痛苦、绝望的故事真实娴熟地呈现出来。

  看得出影片想表现的是即便人类在沟通理解方面存在着的巨大差异、隔阂无法消除,导演还是心存希望地拍了这部片子。

  并在电影结束时,有一段字幕耐人寻味——仅以此片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夜幕低沉的时候,霍许也回到了酒店,洗了个澡后,爬上床倒头就睡。

  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霍许随便在房间内叫份Pizza后,简单的应付了午饭。

  霍许吃完午餐,再在酒店的房间阳台上坐了会后,正准备出门继续逛逛的时候,戛纳组委会的一位男工作人员找上了门来。

  工作人员验证了霍许的通行证,护照及相关入围作品证明文件,核实了霍许确实为入围作品《调音师》的导演身份后,再三向霍许确定了是否拒绝参加电影节闭幕式红毯,并得到了霍许肯定的答复。

  他随后告知了霍许参加颁奖礼的时间,届时还将由他来接待霍许进入颁奖礼现场及落座到准确的位置,并说了参加颁奖礼的着装要求,要求和王超说的差不多,但未必一定要带领结。

  霍许在工作人员离开后,也没什么出去逛得心思了,剩下的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的导演风格他都不太喜欢,有些甚至厌恶。

  听说这届评审团主席王家卫很喜欢《风吹稻浪》这部电影,霍许一直很不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因为他觉得王家卫的电影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精神呓语,所谓的绚烂画面也掩盖不了他电影内核的苍白空洞。

  霍许同样也不喜欢肯·洛奇,一名政治立场极端左翼的导演,他的电影往往以偏执的偏面现象妄图去说明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如今的主流现象。

  肯洛奇也恰好是《风吹稻浪》这部影片的导演,所以霍许当然不会去看,同样的他也不喜欢另一部大热影片《回归》,单纯的只是不喜欢这部西班牙影片的影像风格而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msw.cc。大美书网手机版:https://m.dm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